近日,古老盛大的七月初二晋祠庙会吸引众多游客目光,作为太原市晋源区晋祠庙会的延伸——龙天庙会,也于七月初四热烈举行。
龙天庙前,正中端坐着城隍爷薄昭(刘恒舅舅)、圣母薄姬(刘恒母亲),刘恒及其子女的化身“十八龙神”分列两侧,来来往往的人群被庙会浓郁的民俗气氛吸引,驻足端详,拍照留念。
龙天庙会是继晋祠庙会后晋源当地规模更盛大、影响更深远、持续时间更长的民俗文化盛事,历时15天的巡游更是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推向高潮,浩浩荡荡的巡游从晋祠一带穿村过垄、进龙天到县城,古城营、董茹直至小店辛村、同过、三贤等沿途各村,体察民情、稼穑水情悉数了解掌握。2009年入列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祠庙会(七月初二)是晋祠一带为祭祀圣母诞辰而举行的盛典。圣母即唐叔虞之母,长期以来,晋祠水乡的百姓一直把圣母当作晋源水神祭祀,春夏祈雨,以祷丰年,是各种民间艺术展示的总汇。2008年,晋祠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天庙会由最初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而后发展为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谓之“迎神赛会”。人们至圣母殿前恭请一尊圣母出行神像,备鼓乐旗伞和铁棍十数台一起巡游,队伍声势浩大穿村入城。传统赛神会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七月初二是祭祀圣母诞辰的正日,七月初四起,是圣母出行日,县城南关龙王庙、古城营九龙庙、龙天庙是出行的行宫,县城绅耆率领四街百姓举办迎圣母出行仪式,锣鼓开道同时组织风火流星、背棍、铁棍、龙灯、旱船等传统社火表演。现如今风火流星,太原锣鼓,铁棍背棍,舞龙舞狮一同随晋祠庙会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部治代史成就汉唐,一曲大风歌唱遍华夏。出太原古县城南门,就能够看到龙天庙,走入大殿,帝王将相环列其间,端坐在正中的是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他在登基之前曾在晋阳任代王17年,轻徭薄赋,奖励农耕,以德化民,太原百姓感念汉文帝的恩德,在晋阳“立庙祀之”,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刘王祠。明朝初年,太原县县城在晋阳古城故地重建,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古县城南门外矗立起的龙天庙,成为人们祭龙祈雨的地方。龙天庙正是当年刘王祠的延续和新生,如今太原古县城北门上的“德化”二字,就来源于汉文帝“以德化民”的施政理念。
龙天庙会期间,有一项独特的民间文化活动——“抬龙神”,就是将与刘恒及其儿女列为“十八龙神”,祭奠完龙天庙圣主刘恒以后则要举行“抬十八龙神”活动,主打是“抬龙神”,配以秧歌、旱船、舞狮、焰火等,场面热闹非凡。
晋阳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姚富生老先生,用自己个人省吃俭用的积蓄,请民间艺人重新雕刻、彩画,定制出栩栩如生的十八龙王造像,为这项活动的传承、展示奠定了基础,这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行动。
龙天庙会昔日的时间,可分为一年三次。这些庙会都齐聚龙天庙为中心,举行祭祀龙神活动。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汉文帝离开代都晋阳,赴长安入继大统的日子,民众将其活动合二而一,一同祭祀。作为祭祀龙活动的场所,燃放焰火,祭拜神灵,祈求“龙神”护佑,鞭打春牛,预示春耕开始。七月初五,抬阁迎神,抬龙王、晋祠圣母、城隍神出行像巡游,查看庄稼长势,巡游活动直到深夜,诸神于龙天庙或城隍庙安神供养。九月是辛勤耕作农作物的收获季节,九月十五的龙天庙会,庄稼人喜庆丰收之余不忘诸神灵护佑,聚龙天庙祭拜神灵,供奉硕果。庙会期间,商家云集,商品琳琅,民间小吃应有尽有。
传承千年礼仪,坚定文化自信。从二月二春耕祭龙,到夏季七月初迎龙,再到九月丰收后的谢龙,无不体现着农耕人对龙神的敬仰和崇拜感恩,它反映了晋阳大地的淳朴民风和深厚的农耕历史。如今,龙天庙会、南街架火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火流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源农耕文化在古老热烈的非遗伴随下鲜活流传,二千余年生生不息。(文/杨润德 崔莉霞 摄影/王惠林)
编辑:任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