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乡旅导报 交通 郑永强:舌尖上的匠心传承

郑永强:舌尖上的匠心传承

进入冬日,晋源一带又掀起喝牺汤的高潮,人们总喜欢在院子里支一口大锅,里面是翻滚的羊骨头、下水以及厚墩墩的羊肉,汤底清澈透明却闻不到一点羊膻味,只有羊肉汤甘洌鲜美的气味儿使劲儿往鼻子里蹿,出锅后羊肉羊杂切片,配之盐醋腌过的羊血,浇上汤汁,再撒上碧绿的香菜和葱花,和着凛冽的寒风,香味飘得很远很远,“好吃不过牺汤泡饺子”,再配上揪片饺子,就是晋源人的至爱。

“糍粑油糕黄橙橙,猪血灌肠驴肉焖,海米白菜热腾腾,全羊牺汤爱煞人”。——一首顺口溜道尽了晋源人心心念念的舌尖美味。作为土生土长的晋源人,郑永强每年冬天都会被附近村民请到家中制作全羊牺汤。大家都说,郑永强做的牺汤,才是最正宗的家乡味儿。

受父辈熏陶,郑永强从小就喜欢上了厨艺,一有时间就跟着老师傅们琢磨菜谱、研究菜式。2013年他回到家乡成立了“稻荷听泉”餐饮公司,开始从事晋菜和晋源风味菜的创新研究。2018年荣获第七届山西省烹饪服务大赛餐宴席项目金奖和中国晋菜大师称号。2020年被评为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郑永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和中国烹饪协会餐饮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目前,郑永强传承的“晋源八碟八碗”“晋源牺汤”“晋源香酥鸭”等已经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源牺汤不单是地方风味美食,其背后更是深厚的晋阳文化积淀和传承。晋源牺汤源于周朝“牺牲祭祖”的古老习俗。据史料记载,西周贵族用全羊祭祖后,将全羊煮熟,连汤带肉分给族人享用。西汉初,汉文帝治代(太原)17年,轻徭薄赋,奖励农耕,禁止宰牛,喝羊牺汤随之流行。北齐始,游牧民族赶着大量羊群涌入晋阳,羊被普遍用于寻常百姓的祭祀活动中。祭祀完毕后,煮好全羊,连汤带肉分给全村百姓享用。晋源牺汤融汇了中原农耕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对羊的烹饪经过无数代厨师和乡民演变,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全羊牺汤”。晋源牺汤是古老的“牺祭”流传在民间的完整保留,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全羊牺汤”早已成为晋源的一道区域代表性美食。即便是现在,晋源牺汤的选羊仍非常讲究。必须选用经放羊人“上山”放养的饮山泉水食中草药的大羯绵羊,吃起来肉质肥瘦适中,不膻不腻。郑永强做起来也有着自己独门的手艺,一把盐、一把胡椒,做法至简,味道至醇。火候大小、烹煮时间全凭功夫和经验。熬煮过的全羊牺汤,汤底清亮,不咸不淡、不腥不膻,兼具古朴、自然、厚实,回味无穷。这里的牺汤不仅四季盛行,更有三伏天喝牺汤的习俗,所谓六月牺汤赛人参。一碗质朴的晋源牺汤混合着山的味道,水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和故土人情氤氲出一道舌尖上的乡愁,情思萦绕,挥之不去,早已浓的化不开。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秉承“世界食材、中国味道、三晋故事、晋源传承”创新理念,近年来,郑永强不断钻研晋源风味菜肴的古法制作和创新研究。为了深入挖掘整理晋源当地饮食文化,今年4月郑永强还成立了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用最地道的食材,最传统的做法,做出最晋源的味道。”郑永强说。在他看来,饮食也是文化的传承,而所谓传承不仅仅是要传承手艺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把饮食文化里的“工匠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杨润德 梁月仙/图文)

返回顶部